突泉盆地突D2井林西组碎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作者:张海华;张健;黄欣;于宗延;卞雄飞;苏飞;郑月娟;张德军;孙雷; 时间:2019-01-01 点击数:

张海华;张健;黄欣;于宗延;卞雄飞;苏飞;郑月娟;张德军;孙雷;

  • 1: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 2: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〇六队

摘要(Abstract):

内蒙古突泉盆地南部突D2井钻遇厚层的暗色泥岩,发现具有晚二叠世特征的孢粉化石。为获取精确的地层同位素年龄,对500.0m井段发育的粉砂岩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试分析,得到100颗锆石的谐和—近谐和年龄。结果表明:碎屑锆石按年龄和频率分布特征可以分为5组:245.0~279.0 Ma(12颗,占12%),峰值年龄为263.0 Ma;282.0~346.0Ma(48颗,占48%);355.0~531.0Ma(21颗,占21%);615.0~993.0Ma(6颗,占6%);1.022~2.163Ga(13颗,占13%,207Pb/206Pb年龄)。最小年龄段年龄的加权平均为(261.7±6.2)Ma(MSWD=0.93,12颗),与最小峰值263.0 Ma的年龄吻合,测年样品沉积时间下限为263.0 Ma,沉积时代为晚二叠世,证实突泉盆地存在林西组暗色泥岩,以及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上存在的第二套广泛连续发育的低阻层为林西组。沉积物源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主体来自东北各地块,同时存在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物源信息((1.658±0.023)、(1.877±0.016)、(1.891±0.041)、(2.163±0.011)Ga)。林西组沉积时期,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开始俯冲碰撞过程,最终闭合时间在晚二叠世之后。

关键词(KeyWords):突泉盆地;林西组;低阻层;U-Pb同位素;晚二叠世;地质意义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097);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163)

作者(Author):张海华;张健;黄欣;于宗延;卞雄飞;苏飞;郑月娟;张德军;孙雷;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