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岩石记录中三角洲和海岸平原的判别

作者:J·亚历山大,周书欣 时间:1989-01-01 点击数:

J·亚历山大,周书欣

  • 1:威尔士大学

  • 2:大庆石油学院

摘要(Abstract):

三角洲和海岸平原沉积可以通过在一个广阔区域中能足以判明三维相分布和不整合的岩石记录资料来相互区分。这个区别是建立在分布的基础上,而不是基于象过去那种纯理论上的由海相到河流冲积相的变化。对这两类环境沉积物的区别一般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如果只是建立在有限资料上,将会导致不准确的结论,甚至可导致错误的相模式,使之引起对地下储层或煤层位置的预测出现问题。作为构造、海平面升降和自循环活动控制海岸平原的相分布模型来说,可被看作是岸线沉积类型之间的统一连续体的端员。以约克盆地中侏罗世的沉积岩为例说明由不确切的定义和不正确相模式的应用可引起的争论。中侏罗世的Ravenscar群在这里被解释为受构造和海平面升降影响的海岸平原沉积。浅海和非海相环境的反复波动被解释为受垂向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引起的,而不是自循环过程所致。

关键词(KeyWords):三角洲;海岸平原;相模式;沉积层序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J·亚历山大,周书欣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