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春曦 时间:2003-01-01 点击数:
马春曦
1: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黑龙江大庆163318
摘要(Abstract):
用国产中孔高硅沸石通过浸渍法制备了润滑油异构化催化剂 .考察了氢气压力为 1 4.5~ 1 5.0MPa ,空速为1 .35h- 1,氢油体积比为 350∶1时 ,糠醛精制后 1 50BS润滑油于不同温度下的异构化反应 .分别测定实验产品的凝点、液收率、黏度及蒸馏后各组分的体积分数 .结果表明 ,载体质量配比为m (丝光沸石 )∶m (CDM - 5)∶m (Al2 O3) =55∶1 5∶30的双沸石催化剂比单沸石催化剂有更好的降凝作用 .经 3次交换 ,w(Pt)为 0 .4 % ,载体酸性改进剂w (F)为 1 .50 %的双功能催化剂降凝效果较好 ,测得未蒸馏油品的凝点可达到 - 6 0℃ .反应温度应控制在 350~ 370℃ ,超过 370℃ ,润滑油裂化加剧 ,且不发生深度异构化
关键词(KeyWords):润滑油;异构化;催化剂;降凝;黏度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研项目 ( 990 80 1 - 1 8)
作者(Author):马春曦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水天德.现代润滑油生产工艺[M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7.
[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组.沸石分子筛[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38,39.
[3] 李 铃.石油和石油产品实验方法行业标准[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275~279,400~402.
[4] 李成武,苏桂荣.石油产品分析方法[M ].哈尔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1989.190~199.
[5] 克.克伯包克.发动机燃料,润滑油与液体[M ].李永存译.北京:燃料工业出版社,1995.
[6] 曾昭槐.择形催化[M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4.15~16,91~92,215~217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