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宁;钱永强;张楠;孙慧黠;陈旭峰;王广; 时间:2012-01-01 点击数:
高宁;钱永强;张楠;孙慧黠;陈旭峰;王广;
1: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东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
4: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
摘要(Abstract):
分析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南二段油气分布及其与成藏条件之间时空匹配关系,研究油气富集成因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南二段油气分布存在2种形式:一种与上覆大磨拐河组伴生;另一种仅分布在南二段.前者为晚期反转成因,在青元岗组沉积时期,由于构造反转形成于下伏南一段源岩生成的油气沿长期断裂向南二段运移并聚集;后者为早期侧接成因,形成于早期伸展断裂使其上盘南二段与下盘南一段源岩侧接,南一段源岩生成的油气在伊敏组沉积末期向对盘南二段运移聚集.晚期反转成因油气的形成受到3方面因素控制:①源岩区控制晚期反转成因油气聚集与分布;②反转构造及其附近是反转成因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③长期发育断裂为晚期反转成因油气形成提供输导通道.南二段侧接成因油气聚集受到3方面因素控制:①源岩区控制早期侧接成因油气聚集与分布;②反向断裂上盘是早期侧接成因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③早期伸展断裂为早期侧接成因油气聚集提供遮挡条件.
关键词(KeyWords):油气分布形式;形成机制;主控因素;反转成因;侧接成因;南二段;海塔盆地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001CB209104)
作者(Author):高宁;钱永强;张楠;孙慧黠;陈旭峰;王广;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付广,孟庆芬,徐琴.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34(3):377-382,387.
[2]陈守田,刘招君,崔凤林,等.海拉尔盆地含油气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32(2):151-154.
[3]张吉光,彭苏萍,张宝玺,等.乌尔逊—贝尔断陷油气藏类型与勘探方法探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3):48-50.
[4]侯启军,冯子辉,霍秋立.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石油运移模式与成藏期[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29(4):397-403.
[5]霍秋立,汪振英,李敏,等.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油源及油气运移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36(3):377-383.
[6]吴河勇,李子顺,冯子辉,等.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过程分析[J].石油学报,2006,27(S1):1-6.
[7]伍英,陈均亮,张莹.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构造带与油气关系[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33(3):31-35.
[8]刘志宏,万传彪,任延广,等.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36(4):527-534.
[9]董焕忠.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北部晚期构造变形与油气聚集[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0,34(6):32-36.
[10]张云峰,王磊,李晶.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古潜山裂缝发育特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30(5):4-6.
[11]付晓飞,胡春明,李景伟.贝尔凹陷的形成机制及其油气分布规律[J].石油学报,2008,29(3):356-362.
[12]姜茵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屯组沉积相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35(4):12-16.
[13]文全.海拉尔盆地下白垩统扇三角洲沉积特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35(3):17-21.
[14]马中振,庞雄奇,王洪武,等.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断层控藏作用[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6):27-31,205.
[15]付广,刘云燕.贝尔凹陷“源断势”对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J].地质科学,2011,46(4):1068-1078.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