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志伟;岳湘安;余跃;张立娟;魏浩光; 时间:2012-01-01 点击数:
吴志伟;岳湘安;余跃;张立娟;魏浩光;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3: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摘要(Abstract):
为了解决孤东七区油藏聚合物溶液流变性与注入性的矛盾,筛选适宜非均质强、储层结构疏松等油藏条件的聚合物,在不同长度岩心中开展聚合物溶液渗流实验.在同一岩心上分段测压,建立聚合物溶液注入性评价方法,对HPAM和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注入性进行评价;在不同长度岩心出口端取采出液,研究该聚合物溶液在近井和油藏深部阻力因数、残余阻力因数以及黏度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注入HJ的压力梯度上升率为16.37MPa.m-1.PV-1,压力梯度稳定值为5.68MPa.m-1,压力梯度上升率和压力梯度稳定值小于相同质量浓度的DH5和B4的值;从提高波及效率的能力和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来看,疏水缔合聚合物DH5在油藏深部的阻力因数、残余阻力因数和黏度保留率分别为283.86、39.4和0.713,阻力因数、残余阻力因数远大于相同质量浓度的B4和HJ的值;综合注入性和流变性分布评价可知,1.8g.L-1的HJ好于相同质量浓度的DH5和B4的.
关键词(KeyWords):聚合物驱;注入性;阻力因数;残余阻力因数;黏度保留率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5080405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4)
作者(Author):吴志伟;岳湘安;余跃;张立娟;魏浩光;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卢祥国,高振环.聚合物分子量与岩心渗透率配伍性[J].油田化学,1996,13(1):72-75.
[2]王志华,李景岩.不同程度水洗油层聚合物驱适应性室内实验研究[J].油田化学,2008,25(4):352-355.
[3]周长静,李华斌,陈中华.缔合聚合物溶液注入性影响因素[J].新疆石油地质,2006,27(3):338-341.
[4]许家峰,程林松,李春涛,等.普通稠油超高分子聚合物驱适应性评价[J].石油钻采工艺,2007,29(3):63-66.
[5]叶仲斌,李晓南,施雷庭,等.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渗流特性[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5(3):63-65.
[6]何春百,张贤松,周薇,等.适用于高渗稠油的缔合型聚合物驱室内效果评价[J].油田化学,2011,28(2):145-147.
[7]吕晓华,肖磊,昌润珍,等.双河油田耐温聚合物筛选及性能评价[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1,12(7):1-4.
[8]王德民.强化采油方面的一些新进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0,34(5):19-26.
[9]杨付林,杨希志,王德民,等.高质量浓度聚合物驱油方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3,27(4):24-26.
[10]杨希志,李君,杨付林.高质量浓度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的降压效果[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29(6):31-33.
[11]张继风.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注入性能[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24(5):118-120.
[12]张立娟,岳湘安,王楠.大庆中低渗油层聚合物溶液注入性和驱油性能分析[J].油田化学,2008,25(3):235-240.
[13]尤源,岳湘安,韩树柏,等.油藏多孔介质中泡沫体系的阻力特性评价及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5):94-98.
[14]王德民.大庆油田“三元”“二元”“一元”驱油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22(3):1-9.
[15]闫文华,赵玉双,赫英明,等.剪切聚合物对阻力因数和残余阻力因数的影响[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31(3):139-141.
[16]舒成强,李华斌,周长静,等.疏水缔合聚合物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及驱油效率研究[J].海洋石油,2005,25(3):58-60.
[17]张晓华.阻力系数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J].特种油气藏,2011,18(3):81-83.
[18]舒政,汤思斯,叶仲斌,等.分子间缔合作用对缔合聚合物溶液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的影响[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18(6):63-66.
[19]岳湘安,王尤富,王克亮.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