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保祥;何金先;张晓丽;徐丽;夏嘉;段毅; 时间:2012-01-01 点击数:
吴保祥;何金先;张晓丽;徐丽;夏嘉;段毅;
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石油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摘要(Abstract):
地层埋藏状况对有机质生烃及油藏保存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以来地层埋藏史和有机质热演化生烃史的恢复,对比盆地不同地区之间地层剥蚀和埋藏特点,探讨地层埋藏演化特征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分析地层埋藏对有机质生烃及油藏保存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以来经历的4期(T3、J1、J2、K1)沉降—抬升循环演化过程中,不同地区的沉积埋藏深度和埋藏速率存在明显差异.一方面导致各地区间长7烃源岩进入生烃的时间提前或滞后.北部古峰庄地区和中部白豹地区在J2期已进入早期生烃,姬塬和镇北地区在J3期进入早期生烃,而南部西峰、洛川地区和东部陕北地区早期生烃的时间是K1早中期.进入大量生烃阶段的时间基本都在K1期.另一方面导致地区间成藏封存条件的变化.在北部和中南部地区,地层埋藏深度大,沉积速率高,形成很好的封闭条件.各生烃阶段,特别是早期生成油气也可很好地保存而成藏.
关键词(KeyWords):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埋藏史;热演化史;生烃时间;成藏保存条件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2CB214701-05);;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03020400)
作者(Author):吴保祥;何金先;张晓丽;徐丽;夏嘉;段毅;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杨俊杰.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2]孙粉锦,张春林,张福东,等.柴达木盆地七个泉油田下干柴沟组油气运移及成藏模式[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0,34(1):14-17.
[3]张志伟,姜泽军,邵明礼,等.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烃源岩定性评价及生油门限确定[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0,34(4):7-11,44.
[4]陈瑞银,罗晓容,陈占坤,等.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地层剥蚀量估算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2006,80(5):685-693.
[5]李士祥,邓秀芹,庞锦莲,等.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气成藏与构造运动的关系[J].沉积学报,2010,28(4):798-807.
[6]高山林,韩庆军,杨华,等.鄂尔多斯盆地燕山运动及其与油气关系[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30(4):353-358.
[7]邓秀芹,蔺昉晓,刘显阳,等.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演化及其与早印支运动关系的探讨[J].古地理学报,2008,10(2):159-166.
[8]杨圣彬,郭庆银,侯贵廷,等.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沉降史与沉积响应[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2):192-198.
[9]任战利,赵重远,张军,等.鄂尔多斯盆地古地温研究[J].沉积学报,1994,12(1):56-65.
[10]任占利.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地热史[J].地球物理学报,1995,35(3):339-349.
[11]任占利.中国北方沉积盆地构造演化史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82-83.
[12]Scott A R,Kalser W K,Ayers W B.Thermogenic and secondary biogenic gases,San Juan basin,Colorado and new mexico-implica-tions for coalbed gas producibility[J].AAPG Bulletin,1994,78:1186-1209.
[13]Tang Y,Jenden P D,Nigrini A,et al.Modeling early methane generation in coal[J].Energy and Fuels,1996(10):659-671.
[14]吴保祥,段毅,郑朝阳,等.鄂尔多斯盆地古峰庄—王洼子地区长9油层组流体过剩压力与油气运移研究[J].地质学报,2008,82(6):844-849.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