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剑峰;毕研斌;李景发;姜艳春; 时间:2010-01-01 点击数:
王剑峰;毕研斌;李景发;姜艳春;
1:大庆油田技术培训中心
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大庆职业学院
4: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
摘要(Abstract):
在分析川东北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将孔隙度和最大汞饱和度相结合,进行试验样品储层分类.提出利用拟合二次曲线求取瞬时进汞饱和度的新方法.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储层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瞬时进汞饱和度曲线特征;孔隙型储层的瞬时进汞饱和度曲线表现为不同形态的"上凸"特征,存在进汞缓滞段;裂缝型储层瞬时进汞饱和度曲线近似线形,不存在注汞缓滞段;利用瞬时进汞饱和度曲线进行储层评价,是对毛细管压力曲线评价储层的有效补充,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KeyWords):毛细管压力曲线;储层孔隙结构;最大汞饱和度;瞬时进汞饱和度;储层评价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5CB422107)
作者(Author):王剑峰;毕研斌;李景发;姜艳春;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罗蛰潭,王允诚.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裘怿楠,陈子琪.油藏描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3]洪秀娥,戴胜群,郭建宇.应用毛细管压力曲线研究储层孔隙结构-以卫城油田Es4储层为例[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24(1):53-54.
[4]万文胜,杜军社,佟国彰.用毛细管压力曲线确定储集层孔隙喉道半径下限[J].新疆石油地质,2006,27(1):104-106.
[5]陈杰,周改英,赵喜亮,等.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方法综合[J].特种油气藏,2005,12(4):11-14.
[6]刘义坤,刘云龙,隋新光.大庆油田萨中地区过渡带储层的孔隙结构[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28(1):109-111.
[7]钟大康.储层毛管压力曲线的拟合及其地质应用[J].沉积学报,1997,15(3):162-165.
[8]廖明光,李士伦,谈德辉.砂岩储层渗透率与压汞曲线特征参数间的关系[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1,23(4):5-8.
[9]彭彩珍,李治平.低渗透油藏毛管压力曲线特征分析及应用[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2,24(2):21-24.
[10]刘晓鹏,肖亮,张伟.储层毛管压力曲线构造方法及应用[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8,30(6):126-130.
[11]张文达,朱盘良,梁舒.砂岩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评价储层的新参数及地质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1994,16(4):384-388.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