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忠胜;汪玉梅; 时间:2010-01-01 点击数:
吴忠胜;汪玉梅;
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
摘要(Abstract):
大庆外围油田薄互储层及隔层厚度薄,如果按地应力和隔层厚度选择隔层,压裂中易出现丢层问题.针对大庆外围砂泥岩薄互层特点,分析影响小层动用程度低的因素,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提出不具备应力遮挡条件的隔层可按岩性遮挡作用选择隔层的观点,阐述按测井曲线选择泥岩隔层的标准和工艺控制方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泥岩隔层选择标准进行压裂工艺优选、卡段划分、射孔、施工参数优化等成功率高,小层动用程度高.这对经济有效开发外围低渗透薄互层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KeyWords):薄互层;压裂;岩性隔层;遮挡;大庆油田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吴忠胜;汪玉梅;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年银,赵立强,刘平礼,等.裂缝高度延伸机理及控缝高酸压技术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6,13(2):61-63.
[2]牟凯,李勇明,郭建春.压裂缝高控制技术与通用设计计算方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4):28-31.
[3]李勇明,李崇喜,郭建春.砂岩气层压裂裂缝高度影响因素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7,29(2):87-90.
[4]赵海峰,陈勉,金衍.水力裂缝在地层界面的扩展行为[J].石油学报,2009,30(3):450-454.
[5]苟贵明,胡仁权.缝高控制与薄层压裂[J].油气井测试,2004,13(5):48-51.
[6]周文高,胡永全,赵金洲.控制压裂缝高技术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J].断块油气田,2006,13(4):70-72.
[7]汪玉梅.低渗透薄互储层水平缝缝间干扰规律[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8,32(4):56-60.
[8]谭光敏.大庆火山岩气藏地应力数值模拟及压裂增效技术研究[D].大庆:大庆石油学院,2009.
[9]俞然刚,任文明,张安.转向剂形成遮挡层压降的数值计算模型及其应用[J].石油学报,2008,29(6):942-945.
[10]李传华,陈勉,金衍.层状介质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研究//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1]胡永全,谢朝阳,赵金洲,等.海拉尔盆地人工隔层控缝高压裂技术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70-72.
[12]张传绪,于永波,赵艳波.低渗透油田薄夹层压裂界限试验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6,28(6):68-71.
[13]赵德勇,张高玖,刘欣.水力压裂井温资料在河南油田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4,1(6):481-483.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