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丙坤;许明子;高润柠; 时间:2010-01-01 点击数:
高丙坤;许明子;高润柠;
1:东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2:黑龙江省油田控制与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摘要(Abstract):
针对立体声道编码要求,分析双声道编码常用方法,比较数字频率合成调制、"硬"和"软"切换方式,确定采用"软"切换方式的双声道编码器设计方案,给出多级脉冲向余弦波逼近的副载波形态;基于左、右声道"和"、"差"信号,推导立体声合成基带信号数学模型,设计十六级软切换双声道编码器.测试结果表明,该编码器较在用的同类产品分离度高5~10dB,能够提高立体声的质量.
关键词(KeyWords):编码器;双声道;高分离度;软切换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GZ07A104);;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091022019)
作者(Author):高丙坤;许明子;高润柠;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 Davis.The ac-3multi-channel coder[R].presented at the95th AES Convention,New York,October,1993:187-191.
[2]罗维.基于DSP的MP3音频编码器[J].信息技术,2007,36(2):26-27.
[3]高丙坤,任振平,桑圣洁,等.基于H.264的SVC在IEEE802.16宽带无线网络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33(4):88-91.
[4]冯亚丽,魏华彬,周喜红,等.基于音形模式的汉字编码——U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30(2):80-82.
[5]杨华,余松煜.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音频编码器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2,28(12):25-29.
[6]高丙坤,姜春雷,张佳.一种新的数字视频压缩方法的设计[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29(5):106-108.
[7]Johnson J D.Ferreira:Sum-Difference stereo transform coding[R].IEEE ICASSP,1992:569-571.
[8]王明照.导频制双声道立体声编、解码方法(上)[J].广播与电视技术,1983,5:10-16.
[9]王明照.导频制双声道立体声编、解码方法(下)[J].广播与电视技术,1983,6:44-50.
[10]刘凌峰,何章松.14级“软”开关立体声编码器分析[J].有线电视技术,2003,143(23):40-42.
[11]李鹏,郑学仁,冯秉刚,等.调频立体声编码器的优化设计[J].中国集成电路,2006,84(5):47-50.
[12]白微微.FM发射机编码板的设计[D].大庆:大庆石油学院,2007.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