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考平;任刚;夏惠芬;赵宇; 时间:2010-01-01 点击数:
宋考平;任刚;夏惠芬;赵宇;
1: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
摘要(Abstract):
针对砂岩油层经过水驱后,利用聚合物、二元、多元泡沫等驱油过程中,驱油剂黏度一般设计为定值或对应不同注入段塞设计不同的黏度值,提出一种驱油剂黏度连续变化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对于多层非均质油层,用这种方法可在驱油过程中形成比较均匀的驱油前缘,从而扩大油层纵向和平面上的波及体积,更大幅度地提高水驱或聚驱后的采收率.室内实验表明,在相同聚合物干粉用量条件下,聚合物溶液变黏度驱油比定黏度驱油采收率提高4.88%,甚至高达11.18%.
关键词(KeyWords):注水开发;原油采收率;流体黏度;聚合物驱油;变黏度驱;定黏度驱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34020);;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09ZX05009-004-01)
作者(Author):宋考平;任刚;夏惠芬;赵宇;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韩大匡.多层砂岩油藏开发模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2]袁庆峰,巢华庆,任玉林,等.水驱砂岩油田开发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9,16(6):56-63.
[3]李道品.低渗透油田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4]曾大乾,李淑贞.中国低渗透砂岩储层类型及地质特征[J].石油学报,1994,15(1):38-45.
[5]郭尚平,田根林,王芳,等.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四次采油问题[J].石油学报,1997,18(4):49-53.
[6]巢华庆.大庆油田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7]夏惠芬,王德民,王刚,等.聚合物溶液在驱油过程中对盲端类残余油的弹性作用[J].石油学报,2006,27(2):72-76.
[8]宋考平,李世军,方伟,等.用荧光分析方法研究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变化[J].石油学报,2005,26(2):92-95.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