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红梅;尹云华;孙守罡;郭小强;邵艳波; 时间:2009-01-01 点击数:
张红梅;尹云华;孙守罡;郭小强;邵艳波;
1: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2:大庆油田化工集团轻烃分馏分公司
摘要(Abstract):
采用集总的方法对自建的小型裂解实验装置得到的27次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5集总、7个反应的集总动力学物理模型,并根据实验数据,利用Marquardt++法编写的Matlab语言程序进行优化计算,求得该石脑油的反应速率常数、指前因子和活化能.对得到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集总划分较细的乙烯和气体集总的相对误差较小,均在10%以内,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而划分较粗的集总,相对误差在10%以内的数据占91.11%.说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石脑油的裂解规律,可为计算机模拟重质原料裂解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KeyWords):裂解;石脑油;集总;动力学;模拟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张红梅;尹云华;孙守罡;郭小强;邵艳波;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袁晴棠.关于优化乙烯原料的若干思考[J].当代石油石化,2001,9(10):5-10.
[2]李军.我国乙烯工业的原料经济分析及优化[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94.
[3]林泰明,李吉春.乙烯原料多元化优化利用的分析[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2,20(6):367-369.
[4]潘元青,王阳.乙烯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2,20(1):39-42.
[5]平户瑞穗,吉岗进.石脑油、煤油和轻柴油管式炉裂解反应的模拟[J].石油学会志,1972,15(10):14-20.
[6]Kumar P,kunzru D.Modeling of naphtha pyrolysis[J].Ind.Eng.Chem.Process Des.Dev.,1985,24(3):774-782.
[7]席少霖.非线性最优化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8]孟祥海.重油催化裂解反应动力学研究[D].北京: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
[9]丁福臣,周志军,李兴.催化裂化五集总动力学模型参数估计方法[J].炼油设计,2001,31(4):52-55.
[10]张红梅.轻质油热裂解制乙烯裂解炉管二维工艺数学模型[D].大庆:大庆石油学院,1989.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