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万富;张士诚;李国;周世杰; 时间:2009-01-01 点击数:
周万富;张士诚;李国;周世杰;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
3: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Abstract):
利用阳离子变形虫颗粒类调剖剂,开展聚驱后残余聚合物再利用实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阳离子变形虫颗粒类调剖剂具有较好变形性,可向岩心深部运移,与聚合物进一步反应产生絮凝体,增加对岩心的渗流阻力;阳离子变形虫与乙酸铬复合后可进一步提高残余聚合物的利用率及岩心的封堵效果,聚驱后还能提高10%的原油采收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高渗透调剖段部位的吸水能力得到控制,调剖前后吸水剖面发生明显变化;调剖井组综合含水率得到控制,中心油井综合含水率最高降低4.45%,其技术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KeyWords):聚合物;阳离子变形虫;调剖剂;岩心驱替;采收率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科技攻关项目(2005c0205)
作者(Author):周万富;张士诚;李国;周世杰;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徐婷,李秀生.聚合物驱后地下聚合物再利用技术室内试验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26(2):114-117.
[2]赵福麟,王业飞,戴彩丽,等.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6,30(1):86-89.
[3]石步乾.下二门油田注聚后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技术探索[J].油田化学,2004,21(3):255-257.
[4]王业飞,由庆,焦翠,等.聚合物再利用技术在孤岛油田的应用与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34(5):397-400.
[5]石步乾,王瑞军,赵福鳞,等.聚驱后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剂YG340-1的选择应用[J].河南石油,2005,19(3):64-66.
[6]李爽,毛为成,苗建生,等.聚驱后注聚合物再利用剂的室内试验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5,6(2):18-19.
[7]戴彩丽,赵福麟,肖建洪,等.聚合物驱后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技术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6,21(6):56-60.
[8]王业飞,熊伟,焦翠,等.聚合物驱后地层残留聚合物絮凝再利用技术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25(3):79-81.
[9]何龙,王业飞,崔亚,等.聚合物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7,29(2):65-68.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