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涛;刘红娟;唐红娇; 时间:2008-01-01 点击数:
于涛;刘红娟;唐红娇;
1: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2: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3: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黑龙江大庆163318
4:黑龙江大庆163318
摘要(Abstract):
通过分子设计,以正辛酰氯、乙基苯及α-溴丁烷等为原料,经傅-克酰基化反应、格氏反应、加氢还原、磺化及中和等步骤,合成了(1-丁基)辛基(对乙基)苯磺酸盐;利用红外光谱法对中间产物进行了表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各级产物结构与分子设计相符,通过两相滴定法测定产物的纯度为98.3%.测定了(1-丁基)辛基(对乙基)苯磺酸盐的表面张力、烷烃/水体系的界面张力及动态界面张力,对比分析了十二烷基苯磺酸盐3种同分异构体的表面和界面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苯环向烷基链中间位置移动,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cmc)逐渐增大,其表面张力(γcmc)逐渐减小,表面性能越好;各异构体等效烷烃数(EACN值)均小于或等于6,说明十二烷基芳基磺酸盐的亲水性较强.
关键词(KeyWords):烷基苯磺酸盐;表征;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合成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0541011)
作者(Author):于涛;刘红娟;唐红娇;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俞稼镛,宋万超,李之平.化学复合驱基础及进展[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390-394.
[2]沈平平,俞稼镛.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49-150.
[3]朱友益,沈平平.三次采油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合成、性能及其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3-8.
[4]王琳,宫清涛,王东贤,等.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表征及其结构对表面活性的影响[J].石油化工,2004,33(2):104.
[5]李国桥,李安军,杨洋.十六烷基芳基磺酸盐精细合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30(增):218-220.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