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一博;马世忠;王兴岩;刘海峰; 时间:2008-01-01 点击数:
王一博;马世忠;王兴岩;刘海峰;
1: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3: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兴隆台采油厂
4: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102249
摘要(Abstract):
进入特高含水期的油田开发层系水淹严重,剩余油呈高度分散状态,致使挖潜难度越来越大.应用加密井网条件下岩心和测井资料,以单砂体为单元进行沉积微相研究,为认识剩余油分布提供实用、有效的手段.岩心及测井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喇嘛甸油田SⅡ油层组发育河流-三角洲分流平原和前缘亚相沉积,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细分为分流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河道、溢岸薄层砂、分流河道间等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废弃河道、水下决口河道、水下漫流砂和水下分流河道间等微相.通过沉积时间单元精细划分、对比,结合岩心资料,建立测井沉积微相模式,确定沉积微相展布特征,分析单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为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预测、开发调整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KeyWords):喇嘛甸油田;SII油层组;沉积时间单元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单砂体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风险创新研究项目[油科函字(2004)32-KF3]
作者(Author):王一博;马世忠;王兴岩;刘海峰;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何建华,张树林.高含水期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6,28(4):340-344.
[2]冯志琨,张兴金,马世忠,等.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地质分析[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胡俊.模式识别在测井资料划分沉积相中的应用研究[J].天然气工业,1999,19(4):34-37.
[4]陈欢庆,朱玉双,李庆印.安塞油田杏河区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06,36(2):295-300.
[5]马世忠,崔义,阎百泉,等.单砂体内部薄夹层级次、成因、类型研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30(增):1-3.
[6]孙孟茹,高树新.胜坨油田二区沉积微相特征与剩余油分布[J].石油大学学报,2003,27(3):26-29.
[7]马世忠,王一博,崔义,等.油气区水下分流河道内部建筑结构模式的建立[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30(5):1-3.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