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凹陷古近系储层孔隙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作者:王勇;鲍志东;李应暹; 时间:2008-01-01 点击数:

王勇;鲍志东;李应暹;

  • 1: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 2: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 3: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 4:北京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Abstract):

基于岩石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压汞试验等分析,研究了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储层的孔隙演化主要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密切相关;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使原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成岩作用,溶蚀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对该区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类型、物性特征和控制因素研究表明,该地区碎屑岩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复杂多样,孔隙主要为混合成因孔隙,以粒间孔为主.沉积、成岩作用、母岩岩性和构造断裂活动是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KeyWords):西部凹陷;古近系储层;孔隙演化;次生孔隙;孔隙结构;影响因素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202300)

作者(Author):王勇;鲍志东;李应暹;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