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海涛;张烈辉; 时间:2008-01-01 点击数:
王海涛;张烈辉;
1: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500
3: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Abstract):
为解决油层部分射开、顶底封闭、各向异性的三重介质油藏不稳定渗流问题,采用点源、线源的思想,得到无限大三维油藏中的连续点源解;使用镜像反映法及Poisson求和公式,得到顶底封闭时的连续点源解,沿射开层段积分,得到油藏不稳定渗流的均匀流线源解;根据有效平均压力点理论,得到无限导流线源解;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和程序设计绘制典型曲线,并根据渗流机理,分析影响曲线形态特征的因素,如储容比、窜流系数、射开程度、垂向各向异性系数等.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认识此类复杂油藏的渗流机理,也可用于试井分析、油藏产能研究等,为合理开发此类油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KeyWords):源函数;部分射开;三重介质;各向异性;数值反演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40615004);;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2200320);;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项目(TRAPOYT)
作者(Author):王海涛;张烈辉;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BDASSAH D,ERSHAGHI I.Triple-porosity systems for representing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C].SPE 13409,1986.
[2]刘曰武,刘慈群.三重介质油气藏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渗流机理的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3,15(3):87-89.
[3]程时清,屈雪峰.三重介质模型试井分析方法[J].油气井测试,1997(5):5-11.
[4]姚军,戴卫华,王子胜.变井筒储存的三重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方法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1):46-51.
[5]杨坚,姚军,王子胜.三重介质复合油藏压力动态特征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缉),2005,20(4):418-425.
[6]李成勇,刘启国,张燃等.三重介质油藏水平井试井解释模型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6,28(4):32-35.
[7]GRI NGARTEN A C,RAMEY HJ Jr.Approxi mate Infinite Conductivity Solution for a Partially Penetrating Lin-Source Well[J].SPE4733,1975.
[8]王建平,王晓冬,马世东.各向异性部分射开直井不稳定渗流理论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26(3):65-71.
[9]李成勇,张烈辉,刘启国,等.薄层底水油藏部分打开直井试井解释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29(1):79-81.
[10]刘式适,刘式达.特殊函数[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11]吴小庆.数学物理方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12]STEHFEST H.Numerical inversion of Laplace transform[C].Algorithm368,Comm.Of ACM13,1979:49.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