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丽萍;韩洪升; 时间:2007-01-01 点击数:
国丽萍;韩洪升;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城市油气输配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北京102249
3: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4:黑龙江大庆163318
摘要(Abstract):
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是为勘探开发低压低渗透油气藏、实现近平衡钻井或负压钻井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针对高温高压下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的流变特性、密度变化和流动阻力开展实验,结果表明:该微泡沫钻井液的流变特性符合幂律流体的流变规律,其流变特性参数与压力无关,仅与温度有关;得出稠度系数和流性指数与温度的关系表达式;任意温度下,该微泡沫钻井液密度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压力时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但随压力增大的速率要大于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速率,因此井筒内的钻井液密度要大于地面条件下的密度;给出该微泡沫钻井液在井筒中的流动阻力和压力分布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KeyWords):微泡沫钻井液;高温高压;流变性;密度;流动阻力;可循环;井筒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国丽萍;韩洪升;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安,万邦烈,楼浩良.铅直气液两相管流研究现状综述[J].石油钻采工艺,2002,22(4):45-47.
[2]陈家琅.石油气液两相管流[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27-58.
[3]陈家琅,陈涛平,石在虹.非圆形通道中气液两相铅直向上流动的压降计算[J].油气田地面工程,1995,14(6):1-2.
[4]吕宇玲,杜胜伟,何利民.气液两相段塞流压力降特性的实验研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4,18(3):64-67.
[5]江延明,李玉星,冯叔初,等.气相流量变化过程瞬态压力特性的实验研究[J].油气储运,2005,21(5):18-22.
[6]邱正松,张锐,徐加放,等.泡沫钻井液高压密度特性模拟实验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02,30(1):4-6.
[7]樊世忠.欠平衡钻井完井技术(Ⅱ)———气体型完井液技术[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1,18(1):25-29.
[8]FRANCISCO R,ROBERTO G,JULIO,et al.Experience using microbubbles-aphron drilling fluid in mature reservoirs of lake mara-caibo[C].SPE 73710,2002:20-21.
[9]秦积舜,孟红霞.泡沫钻井液密度-压力-温度关系测定[J].石油钻探技术,2001,29(3):42-44.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