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江平;王丽静;李慧勇;马洪;王树恒; 时间:2007-01-01 点击数:
梁江平;王丽静;李慧勇;马洪;王树恒;
1: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2: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3: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
4: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
摘要(Abstract):
为了探索松辽盆地岩性油气藏分布规律,采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方法,研究了松辽拗陷湖盆层序地层格架及地层圈闭分布模式.结果表明:白垩系青山口组到嫩江组沉积时期,松辽盆地为深水拗陷湖盆,沿长轴方向为缓坡,短轴方向为陡坡.缓坡条件下,层序主要由水进域和高位域构成,低位域只在超层序界面控制的三级层序发育;陡坡条件下,在层序内部均可识别出低位域、水进域和高位域.上述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了沉积相带的分布,进而控制了层序格架内地层圈闭的分布模式.在盆地陡坡部位,主要发育陡坡坡底的前三角洲和深湖区的湖底扇形成的地层圈闭.在盆地的缓坡部位,主要发育河流—三角洲复合体靠近深湖区的边缘地带的低位域湖底扇地层圈闭、水进域和高位域发育于前三角洲的重力流形成的地层圈闭.
关键词(KeyWords):层序格架;地层圈闭;拗陷深水湖盆;松辽盆地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2057)
作者(Author):梁江平;王丽静;李慧勇;马洪;王树恒;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高瑞祺,萧德铭.松辽及其外围盆地油气勘探新进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19-24.
[2]王树恒,卢双舫,杨善民.松辽盆地北部西斜歧高二、三段四级层序C1水进域沉积微相特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30(2):16-19.
[3]高瑞祺,蔡希源.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47-103.
[4]王东坡,刘招君,刘立.松辽盆地演化与海平面升降[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5]魏魁生.非海相层序地层学—以松辽盆地为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46-94.
[6]XUE Liangqing,GALLOWAY W E.Genetic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depositional style,and hydrocarbon occurrence of theupper cretaceous QYN formations in the songliao lacustrine basin,northeastern china[J].AAPG Bulletin,1993(10):1 792-1 808.
[7]威尔格斯.层序地层学原理[M].徐怀大,魏魁生,洪卫东,等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47-254.
[8]王衡鉴,曹文富.松辽盆地白垩系沉积相模式[A]//杨万里.松辽陆相盆地石油地质[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127-140.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