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君;吕延防;田庆丰; 时间:2007-01-01 点击数:
高君;吕延防;田庆丰;
1: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2:大庆石油管理局钻探集团物探公司 黑龙江大庆163357
3: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4: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Abstract):
通过野外观察认为断裂带内部结构具有分带性,主要包括破碎带和诱导裂缝带2部分,破碎带以发育有黏结力断层岩和无黏结力断层岩为特征.通过断裂静止期各带物性特征和断裂形成演化过程研究认为,油气沿断裂运移存在3种类型的通道,油气沿断裂运移的通道是变化的,沿每种类型通道运移的机制、动力、持续的时间、运移速度和效率都是不同的,基本划分为3个阶段断裂活动时期油气在“地震泵”抽吸的作用下,以管道流形式沿优势裂隙快速运移,是断裂输导油气效率最高的阶段;断裂停止活动后到诱导裂缝充填前,油气沿诱导裂缝以浮力流或管道流形式运移,是断裂输导油气效率较高的阶段;诱导裂缝充填后,油气沿无黏结力断层岩带以渗流形式缓慢运移的阶段,是断裂输导油气效率较低的阶段.油气沿这3种通道运移并非同时并存,而是连续发生的过程.因此,从运移角度看,只有活动期形成的通道和静止期都封闭,断裂才是封闭的.
关键词(KeyWords):断裂带;内部结构;流体运移;断层封闭性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国家“973”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CB20914)
作者(Author):高君;吕延防;田庆丰;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SCHOLZ C H.Earthquake prediction[J].Aphysical basis,1973,181:803-810.
[2]刘泽容,信荃麟,邓俊国,等.断块群油气藏形成机制和构造模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40-44.
[3]阎福礼,贾东,卢华复,等.东营凹陷油气运移的地震泵作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20(4):295-298.
[4]赵密福,刘泽容,信荃麟,等.控制油气沿断层纵向运移的地质因素[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6):21-24.
[5]李明诚.对油气运聚研究中一些概念的再思考[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2):13-16.
[6]王文广,高宁.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油气成藏机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30(1):1-3.
[7]WELTE D H.Petroleumand basin evaluation[M].Springer Verlag Berlin Heidelberg,1997:406-431.
[8]孙义梅,田世澄.断层对油气运移作用研究的新进展[J].地学前缘,2001,8(4):36.
[9]SIBSON R H.Fault Mechanisms[J].Geol.Soc.Lond.,1977,133:191-213.
[10]嶋本利彦.マイロナイトの起源と新しい断层モデル[J].月刊地球,1988,10:133-134.
[11]林爱明.断层岩与断层模式[J].高校地质学报,1996,2(3):295-306.
[12]吕德徽,侯康明.昌马断裂带断层岩研究及其黏滑、蠕滑特征[J].内陆地震,1995,9(1):29-34.
[13]李东旭,周济元.地质力学导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82-83.
[14]王志章.裂缝性油藏描述及预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32-35.
[15]李明诚.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3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104-149.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