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军生;庞维奇;梁战松;徐春阳; 时间:2007-01-01 点击数:
李军生;庞维奇;梁战松;徐春阳;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3: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昌平102249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Abstract):
研究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西斜坡南段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史,分析其油气运聚模式.结果表明:在各级断层的控制下,该区构造可分为洼陷和斜坡2部分,其中斜坡又可进一步分为下台阶、中台阶和上台阶;随着构造运动的发展,该区各构造带的油气藏逐步形成;该区为一典型的斜坡断阶构造,发育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在构造条件的控制下,这些油气藏在不同的层位、不同的构造部位分布;洼陷生成油气,从洼陷到下台阶、中台阶、上台阶有油气藏发育;由上台阶到洼陷,成藏层位由老变新;随着断层的渐次封闭,油气从上台阶到洼陷依次成藏.
关键词(KeyWords):斜坡断阶带;油气藏;油气运聚模式;圈闭;辽河盆地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5A-08-04)
作者(Author):李军生;庞维奇;梁战松;徐春阳;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辽河油田石油地质志编辑委员会.中国石油地质志(卷三)[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2] 张以明,王余泉,刘井旺,等.冀中拗陷复杂断块油藏成藏模式研究[J].中国石油勘探,2006,11(2):15-18.
[3] 王捷.关于裂谷盆地油气勘探的思考[J].勘探家,2002,5(1):64-67.
[4] 钟俊义,郭广立,徐相涛.泌阳凹陷鼻状构造与油气成藏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4):550-551.
[5] 邱旭明.苏北盆地断块圈闭分类及油气成藏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24(4):371-374.
[6] 马玉龙,牛仲仁.辽河石油勘探与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229-241.
[7] 牟敦山,孙建军,刘?.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期次及模式[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28(3):83-85.
[8] 罗群,卢宏,刘银河,等.梨树凹陷断裂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6,20(3):6-10.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