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义坤,刘云龙,隋新光 时间:2004-01-01 点击数:
刘义坤,刘云龙,隋新光
1: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2: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 黑龙江大庆 163318
4:黑龙江大庆 163318
摘要(Abstract):
开展了大庆油田萨中地区过渡带天然岩心的室内压汞实验,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储层孔隙度较高,渗透率大小分布不均匀,岩石孔道分布不集中,分选性较差,储层的非均质性强,孔隙的迂回程度较大,储层孔喉的有效性较好,孔隙半径集中在10.498~10.528μm,储层的主要渗流通道为1.60~6.30μm的孔道,孔隙分布曲线为平缓或多峰曲线,储层的储集性能较好.该结果为萨中过渡带的进一步挖潜和增产、增注以及预防套管损坏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KeyWords):大庆油田;过渡带;压汞法;孔隙结构;毛管压力曲线;孔隙喉道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刘义坤,刘云龙,隋新光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道品.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110-115.
[2] 裘怿楠,陈子琪.油藏描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158-166.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