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闻守斌,刘永建,宋玉旺,李芙蓉,刘跃俊 时间:2004-01-01 点击数:
闻守斌,刘永建,宋玉旺,李芙蓉,刘跃俊
1: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2: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院
3:吐哈油田分公司吐鲁番采油厂
4:吐哈油田分公司吐鲁番采油厂
摘要(Abstract):
针对胜利油田超稠油降黏问题,制备了一种超强酸催化剂硅钨酸(H4SiW12O40).在近似蒸汽吞吐开采稠油的条件下,通过室内正交实验,考察了H4SiW12O40对胜利油田超稠油的催化降黏作用,分析了H4SiW12O40,H2O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超稠油黏度的影响;测定了反应前后超稠油的黏度、烃分布和S的质量分数;并考察了地层水和油层矿物对催化降黏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超稠油)∶m(H4SiW12O40)∶m(H2O)=100.00∶0.04∶8.00,反应温度为240℃,反应时间为36h时,胜利油田超稠油的黏度可降低67.5%,轻烃组分增加,重烃组分减少,S的质量分数降低;H4SiW12O40质量和反应温度是影响催化降黏反应的主要因素;地层水对H4SiW12O40催化作用的影响与地表水相同,油层矿物与H4SiW12O40催化剂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可使超稠油的降黏率达73.2%.
关键词(KeyWords):H4SiW12O40;胜利油田;超稠油;催化降黏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0101)
作者(Author):闻守斌,刘永建,宋玉旺,李芙蓉,刘跃俊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于连东.世界稠油资源的分布及其开采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特种油气藏,2001,8(2):98-103.
[2] 周风山,吴瑾光.稠油化学降黏技术研究进展[J].油田化学,2001,18(3):268-272.
[3] 范洪富,刘永建,赵晓非.国内首例井下水热裂解催化降黏开采稠油现场实验[J].石油钻采工艺,2001,23(3):42-44.
[4] 李奉孝,王鸿勋,赵玉兰.沥青化学[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1991.217-232.
[5] 王恩波,胡长文,许 林.多酸化学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6] OkuharaT,MizunoN,MisonoM.AdvancesinCatalysis[M].London:AcademicPress,1996.113-252.
[7] FANHong fu,LIUYang juan,ZHONGLi guoStudiesthe.SynergeticEffectsofMineralandSteamontheCompositionChangesofHeavyOils[J].Energy Fuels,2001,15(6):1475-1479.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