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效东,路万强,杨玉峰 时间:2004-01-01 点击数:
孙效东,路万强,杨玉峰
1: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
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上海200092
4: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Abstract):
为了确定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稠油的成因 ,评价该区域稠油资源量 ,对比分析了源岩和原油特征 .结果表明 :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主要烃源岩为青一段和嫩一段地层 ,镜质体反射率一般小于 0 .5 0 % ,处于未成熟或低成熟阶段 ,而西部斜坡的原油主要为成熟油 ;齐家古龙凹陷主要烃源岩青一段和嫩一段地层的镜质体反射率一般在 1.10 %以上 ,处于成熟阶段的生油高峰期 ;西部斜坡的稠油是从齐家古龙凹陷长距离运移而来 ,并受到不同程度的生物降解 .
关键词(KeyWords):松辽盆地;西部斜坡;稠油;源岩特征;原油特征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 0 2 72 0 5 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 (G19990 43 3 )
作者(Author):孙效东,路万强,杨玉峰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胡见义,徐树宝,程克明.中国重质油藏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成因[J].石油学报,1989,10(1):2-11.
[2] 关德师,牛嘉玉,郭丽娜,等.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108-198.
[3] 曾凡刚,李赞豪,程克明,等.中国重质油的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56-137.
[4] 卫延召,戴金星,赵长毅.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油源浅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1,23(2):191-194.
[5] 黄志龙,张枝焕.吐哈盆地吐玉克油田稠油成因及油源分析[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9,23(4):9-11.
[6] 陈建平,何忠华,魏志彬,等.银额盆地查干凹陷原油地化特征及油源对比[J].沉积学报,2001,19(2):299-304.
[7] 张大江,黄第藩,李晋超.克拉玛依原油的生物降解[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7,16(4):11-19.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