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川西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有机质含量在中上扬子地区处于较低水平,富集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全岩X线衍射、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等分析资料,探讨研究区页岩矿物岩石学特征及形成环境,与黔北斜坡区的进行对比,分析古环境与有机质富集的关系。结果表明:川西地区筇竹寺组以硅质页岩相为主,不同沉积时期岩相特征和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筇一段(w(TOC)平均为3.24%)及筇二段上部(w(TOC)平均为2.32%)硅质页岩有机质含量较高,同时发育陆源硅和生物硅,筇二段中下部(w(TOC)平均为1.22%)及筇三段(w(TOC)平均为0.45%)硅质页岩有机质含量较低,以陆源硅为主,有机质含量为筇一段>筇二段上部>筇二段中下部>筇三段的特征;黔北斜坡区筇一段(w(TOC)平均为5.13%)及筇二段(w(TOC)平均为3.82%)以生物成因的硅质页岩相为主,有机质含量远高于川西地区的。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主要受陆源输入、氧化还原条件、古生产力水平及水体滞留程度的综合控制,筇一段及筇二段上部海平面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具有低的陆源输入、缺氧的底水条件、高的古生产力水平和半滞留的...
更多
专辑: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题: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分类号:
P6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