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10段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作者: 时间:2025-03-20 点击数:

吴  悠1,2  陈一博1  胥中义3  席明利4  罗顺社1

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非常规油气地质与工程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4.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田开发事业部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油气资源丰富,深层延长组10段(长10段)油气勘探取得突破,但油气成藏过程复杂。根据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显微荧光观察、显微荧光光谱分析、显微测温分析及油包裹体最小捕获压力恢复结果等,结合单井埋藏史—热演化史、生排烃过程和油气运移特征,明确志靖—安塞地区长10段油气充注期次及成藏时间,恢复不同期次油气充注时的古温压条件,分析研究区油气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志靖—安塞地区长10段发育三期油气充注,分别为151.8~139.0、129.5~123.8和120.0~100.1 Ma,成藏时间主要处于白垩世中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志靖—安塞地区长9段烃源岩开始生排烃,地层发育弱超压,油气自上而下运移至长10段,形成第一期油充注;早白垩世中期,长7、长9段烃源岩进入生排烃高峰,地层发育超压—强超压,在异常高压的驱动下,油气通过叠置砂体和裂缝持续自上而下向长10段充注;在研究区东、西部异常压力差和构造高差的控制下,油气自西向东于构造高部位及有利砂体区聚集成藏。该结果对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拓展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油气充注;成藏过程;长10段;延长组;志靖—安塞地区;鄂尔多斯盆地;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09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4CB239003);

  • 专辑: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 专题: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 分类号:

    P618.13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