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恺林1 周安富1 罗强2 李亚丁1 胡曦1 程晓艳1 郭仪3 范存辉3 李林豪3 岳文翰4
1.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技术咨询中心 3.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4.四川中页利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川南地区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构造裂缝是页岩气保存和有效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岩心观测、成像测井、包裹体实验、碳氧同位素实验、声发射实验及埋藏—热演化史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泸州中部地区龙马溪组构造裂缝形成期次及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龙马溪组岩心裂缝主要以构造成因的剪切缝为主,具有高角度、高充填特点,占比约为45%。构造裂缝演化可分为3期,Ⅰ期构造裂缝形成于印支运动中期(235~225 Ma),裂缝充填物主要为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18~136℃之间,主要裂缝是NW和NNE向平面X型共轭剪切缝、NEE向剖面剪切缝;Ⅱ期构造裂缝形成于喜马拉雅运动早期(69~46 Ma),裂缝充填物主要为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206~235℃之间,主要裂缝是NWW和NNW向平面X型共轭剪切缝、NE向剖面剪切缝;Ⅲ期构造裂缝形成于喜马拉雅运动中期至今(30 Ma至今),裂缝充填物为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55~195℃之间,主要裂缝是NWW和近EW向平面X型共轭剪切缝、近NNE向剖面剪切缝。该结果为泸州中部地区页岩气储层裂缝精细表征、有利区优选及勘探开发提供支持。
关键词:构造裂缝;裂缝期次;演化模式;龙马溪组;泸州中部地区;四川盆地;
基金资助:中国石油重大工程技术现场试验项目(2019F-31-01);
专辑: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专题: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分类号:
P6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