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大足区块早志留世陆架微地貌对深层页岩气沉积—储层的影响

作者: 时间:2025-01-16 点击数:

陈维铭1  万翠蓉2  李悦1  钟铮1  严雪齐3  蒋威3  刘建平3  王佳3  王敦繁3  谭先锋3

1.重庆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3.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摘要:基于岩相学、三维地震、元素地球化学、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和X线衍射分析等资料,研究不同微地貌单元对渝西大足区块龙马溪组一段1亚段(龙一1亚段)1—4小层沉积—储层特征的影响,分析优质页岩气储层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龙马溪组沉积早期,研究区呈3级阶梯状微地貌格局,由北向南划分为陆棚高地、陆棚斜坡和陆棚洼地;中—高碳水平纹层硅质页岩主要沉积于陆棚洼地,向北逐渐过渡至低碳—特低碳无纹层/弱纹层黏土质页岩或硅质页岩。龙一1亚段1和3小层发育中—高碳水平纹层硅质页岩,2和4小层以低碳—特低碳无纹层/弱纹层黏土质页岩为主;识别碳质硅质、硅质泥质和泥质硅质深水陆棚微相,由下至上反映两期海侵—海退沉积旋回,与沉积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和古盐度变化特征一致。由陆棚高地至陆棚洼地,沉积微相从泥质硅质过渡为碳质硅质,沉积水体古盐度和还原条件增强。海侵阶段,1和3小层沉积时期,碳质硅质深水陆棚微相向北扩张,沉积水体的还原性强、古盐度高,有利于生物繁盛和有机质保存,在陆棚洼地和陆棚斜坡发育高比例的高碳水平纹层硅质页岩(M8)和中碳水平纹层硅质页岩(M11),高有机孔和脆性指数提高总孔隙度;海退阶段,2和4小层沉积时期,硅质泥质深水陆棚微相向南扩张,主要发育低碳弱纹层黏土质页岩(M5)和特低碳无纹层黏土质页岩(M6),有机孔降低和黏土比例增高导致总孔隙度降低。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孔隙度和脆性指数整体呈向陆棚洼地逐渐增大的特征,受微地貌格局控制显著。该结果为渝西深层页岩气勘探与开发提供指导。

关键词:深层页岩气;微地貌;沉积特征;储层特征;龙马溪组;早志留世;大足区块;渝西地区;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2202122); 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STB2022NSCQ-JQX0031);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B2022NSCQMSX1586); 重庆市教委科技重大项目(KJZD-M202101502);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2401512); 重庆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CYS-FW-2023-0112); 重庆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YKJCX2420119);

  • 专辑: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 专题: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 分类号:

    P618.13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