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盆地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演化模式及其分布

作者:张忠民,朱伟,赵澄林 时间:2002-01-01 点击数:

张忠民,朱伟,赵澄林

  • 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

  • 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

  • 3: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 北京100083

  • 4:黑龙江大庆163514

摘要(Abstract):

研究了辽河盆地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孔渗性 ,认为次生孔隙形成主要有浅部大气淡水淋滤、中部有机酸脱羧和粘土矿物脱水产生的压实流体溶解及深部热循环流体的溶解 -沉淀 3种模式 .分析了次生孔隙的分布状况 ,结果表明 ,不同地区、不同层位、不同构造的次生孔隙的形成机理不同 ,在常压带、深部构造部位、斜坡带、中央隆起两侧及古隆起顶部都可以形成次生孔隙异常带

关键词(KeyWords):辽河盆地;次生孔隙;成因机理;深部碎屑岩;成岩作用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研项目 ( 970 2 0 6 - 0 2 - 0 1- 0 6 - 1a)

作者(Author):张忠民,朱伟,赵澄林

Email: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