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技巧实例

作者:赵卫国 时间:1978-01-01 点击数:

赵卫国

摘要(Abstract):

在翻译实践中,容易出现两种偏向,即所谓机械主义和自由主义。机械主义的译法通常机械地处理孤立的字眼、片语和语序;自由主义的译法则有时违反了原文的精神实质。这两种倾向都要反对,不过机械主义的发生率要频繁得多。学生做英译汉的主要毛病,为了翻译“忠实”,拘泥于原文词的数量和原文的结构形式,这要引起我们特别注意。在翻译中遵循的原则是语言服从思想,形式服从内容,不要离开原文随便加词解释和片面地追求文字的简洁而擅自删节,也切忌孤立地只词不漏,生搬硬套。 有些同志认为,只要学好中、外两种语言就能翻译。当然,翻译必须以一定的中、外语言水平为基础,但学好了中、外两种语言并不等于能够很好地进行翻译工作,因为这里还有两种语言的“沟通”问题。词典和语法是“沟通”两种语言的工具,但是,不论它们多么完备和细致,只能为解决字、词的用法和理解某些语法关系服务,而不能取代翻译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没有正确的翻译理论作指导,不熟悉中外语言现象的对应规律和大量对应表达手段,翻译起来就容易出错。 此外,为搞好翻译还必须对有关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一个缺乏石油化工知识的人,便不能很好地译出石油化工方面的专门著作。在专业方面,译者应该进行必要的学习。 翻译方法与技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起提供线索,指出方向,打开思路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下可能采取的译法。翻译方法和技巧的论述必须有大量的实例。《英译汉技巧实例》说明翻译中处理具体语言现象的方法:如各种词汇、词类、句型和一些语法结构的译法,以及从各种翻译方法提炼出来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如加、减词、词性转换、词义引伸、成分更变、改变说法、正面直译、反面着笔、拆并句子、对比英、中差别,提出汉语的习惯表达法等。内容有词的译法、语法结构的译法和翻译技巧三方面,在例句取舍上尽可能选择具有代表性,力求思想正确,说明问题,使每个例句都有借鉴之处。文中附有译文,仅供自学时参考。注释力求清晰,只指出关键所在,不作繁复冗长的理论阐述。总之,《实例》通过大量例句,把在翻译实践中已总结出来的原则、方法与技巧介绍给读者,使读者领会精神,少走弯路,以收“举一反三”之效,从而更快地提高翻译能力。 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抓纲治国英明决策的指引下,一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群众运动正在全国兴起,我国社会主义科学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参考和运用国外科技资料,对于推动科技研究和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当前,广大科技工作者、学生和工农兵群众正在努力学习和使用外语这个工具,为三大革命斗争服 务。《英译汉技与实例》是笔者在长期教学工作中累积的一些资料和体会,向学完基础英语的读者提供一些必要的翻译知识,可作为阅读和翻译英语科技资料的参考。如有不妥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改。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赵卫国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