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世广; 时间:2012-01-01 点击数:
张世广;
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
摘要(Abstract):
单砂体级精细井间连通关系制约复杂断块油田的开发,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现代沉积学为指导,综合应用钻井、测井、录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建立海塔盆地呼和诺仁油田贝301区块南屯组二段(简称南二段)单砂体级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刻画单砂体级沉积微相展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南二段主要发育于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随着基准面的下降,水下分流河道的宽度和厚度增大;反之,水下分流河道的宽度和厚度减小.有利砂体主要分布在可容纳空间较小的中期基准面旋回附近.该研究成果为类似区块精细油藏描述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KeyWords):层序地层格架;沉积微相;基准面;单砂体;复杂断块;海塔盆地;南屯组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34)
作者(Author):张世广;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均亮,吴河勇,朱德丰,等.海拉尔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前景[J].地质科学,2007,42(1):147-159.
[2]李文科,张研,方杰,等.贝尔凹陷断裂系统与油气分布关系[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0,34(2):1-6.
[3]李椿,赵亮,李晓峰,等.贝西斜坡北部南屯组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31(5):10-13.
[4]蒙启安,纪友亮.塔南凹陷白垩纪古地貌对沉积体系分布的控制作用[J].石油学报,2009,30(6):843-848.
[5]文全.海拉尔盆地下白至统扇三角洲沉积特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35(3):17-21.
[6]施尚明,付红军,樊自立.复杂断块油藏沉积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301区块为例[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1-3.
[7]刘金龙.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301区块南屯组沉积微相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15(5):124-125.
[8]赵刚,张群,王兴亚,等.贝尔凹陷南二段油成藏的地质条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33(4):9-12.
[9]曹瑞成.贝尔凹陷油成藏模式及分布规律[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33(5):1-4.
[10]孙永河,韩钮萍,冯志鹏,等.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断裂系统及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J].地质论评,2007,57(12):89-100.
[11]黄劲松,吕延防,刘长国,等.利用断储排替压力差定量评价断层封闭性——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301区块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3):2902-2909.
[12]李军辉,卢双舫,柳成志,等.贝尔凹陷贝西斜坡南屯组层序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模式研究[J].沉积学报,2009,27(2):306-311.
[13]渠永宏,廖远慧,赵利华,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断陷盆地中的应用——以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为例[J].石油学报,2006,27(s1):31-37.
[14]黄有泉,渠永宏.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屯组兴安岭群油组划分原则[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25(5):21-26.
[15]邓宏文,王洪亮,李熙喆.层序地层基准而的识别、对比技术及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6,17(3):177-184.
[16]张世广.复杂断陷盆地开发区块单砂体级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以海拉尔盆地苏31块南屯组二段为例[J].地层学杂志,2011,35(2):219-226.
[17]彭光明,盘昌林,郑荣才,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L35块砂体分析中的应用[J].矿物岩石,2005,25(1):91-98.
[18]张连进,彭军,耿梅,等.保山盆地永铸街凸起羊邑组三段砂体时空展布规律研究[J].沉积学报,2008,15(4):28-32.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