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柏林;牛瑞霞;刘建宇;朱丹;李绍刚; 时间:2010-01-01 点击数:
李柏林;牛瑞霞;刘建宇;朱丹;李绍刚;
1: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
3:大庆油田化工集团
摘要(Abstract):
针对大庆萨零配伍液在配制和注入过程中出现絮状物的情况,进行对比实验和絮状物组成分析.结果表明,NaHCO3不稳定,缓慢分解为Na2CO3,Na2CO3含量过高,是导致配伍液中出现絮状物的主要原因.絮状物主要由Ca-CO3构成,同时含有少量的SO42-和Mg2+.参照现场注入工艺条件,分析温度、压力对萨零配伍液絮状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Ca2+的沉积速度增加,加剧絮状物的生成;压力升高,Ca2+的沉积速度下降,有抑制絮状物生成的趋势.与压力相比,温度对絮状物生成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KeyWords):萨零组;黏土稳定剂;配伍液;絮状物;影响因素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李柏林;牛瑞霞;刘建宇;朱丹;李绍刚;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吴凤琴,隋新光,佘庆东.萨中开发区萨零组油层开发试验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26(4):66-69.
[2]刘振,何岁扬,滕力文.萨零组油藏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1):259-260.
[3]李宜强,李梅,王巍.注水用黏土稳定剂的筛选与评价[J].油田化学,2008,25(2):151-154.
[4]贾振岐,杨大刚,张荣庆,等.萨零组油层解堵酸化配方的研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8,32(1):40-44.
[5]高敏.大庆油田萨零组储层水驱开发效果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7,14(5):40-44.
[6]时均莲,曹维,白艳明,等.萨中萨零组油藏注水开发试验[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3):55-56.
[7]梁继峰.萨北开发区萨零组储层注水开发[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28(3):42-43.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905-1989.水质钙和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S].1989.
[9]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523-2000.油气田水分析方法[S].2000.
[10]王立.油田水结垢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1994,18(1):107-117.
[11]陈峰,赵春辉,陈朝林.油田注水系统结垢机理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25(7):7-8.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