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亚青;侯伟;樊太亮;王宏语;沈武显; 时间:2010-01-01 点击数:
陈亚青;侯伟;樊太亮;王宏语;沈武显;
1: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Abstract):
通过沉积微相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青山口组重点层位的沉积微相类型和分布特征,及其对储层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发育湖泊相和三角洲相沉积.湖泊相由滨浅湖亚相组成,可识别泥滩、混合滩、砂质滩坝微相;该区三角洲相由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组成,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识别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可识别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席状砂、远砂坝微相.不同类型的相、亚相和微相特征不仅控制该区岩相变化特征、砂体展布和砂体的储集性能,而且控制砂体的含油气性.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和滩坝砂体在储集性能和含油气性方面更具优越性,是勘探开发的重点.
关键词(KeyWords):长岭凹陷;腰英台;青山口组;沉积微相;有利储层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CB422103);;
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勘探先导项目(G1408-07-k-0148)
作者(Author):陈亚青;侯伟;樊太亮;王宏语;沈武显;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永春.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藏的形成和分布[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2]沈安江,康伟力,王艳清.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纪层序地层与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3]周荔青,张淮.松辽盆地乾安—长岭凹陷大中型岩性—构造复合型油气田形成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03,25(5):445-463.
[4]魏兆胜,宋新民,唐振兴,等.大情字井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沉积相与岩性油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1):28-33.
[5]王震亮,刘林玉,于轶星,等.松辽盆地南部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油气运移、成藏机理[J].地质学报,2007,81(3):419-427.
[6]魏志平,毛超林,孙岩,等.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油气成藏过程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3):11-13.
[7]刘招君,董清水,王嗣敏,等.陆相层序地层学导论与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8]王东坡,刘立,张立平,等.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沉积旋回层序地层[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
[9]邓宏文,王红亮,祝永军,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10]王东坡,刘招君,刘立.松辽盆地演化与海平面升降[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11]冯增昭.沉积岩石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12]姜在兴.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13]张大伟,贾庆素.大情字井地区青一段沉积微相分布特征[J].断块油气田,2006,13(6):1-3.
[14]王树恒,吴河勇,辛仁臣,等.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高台子油层三砂组沉积微相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25(3):10-12.
[15]赵澄林,胡爱梅,陈碧玉.油气储层评价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