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浅水三角洲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作者:孙和风;周心怀;彭文绪;王德英;牛成民; 时间:2010-01-01 点击数:

孙和风;周心怀;彭文绪;王德英;牛成民;

  •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 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Abstract):

通过对黄河口凹陷烃源岩生烃特征模拟,并结合晚期构造活动、浅水三角洲储集层展布特征,探讨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浅水三角洲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结果表明:烃源岩晚期生烃是浅层岩性砂体的成藏基础,岩性圈闭的富集受"构造-断裂-层序"三要素控制,构造背景是长期的油气运移区,构造-断裂相结合决定浅层明下段油气优势通道;断裂-层序控制岩性圈闭的有效性,断裂与砂体类型的耦合关系影响岩性砂体的油气充注能力;层序-构造控制岩性圈闭类型.BZ25-26、BZ28-34、BZ29-35及南部斜坡区是新近系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地区.

关键词(KeyWords):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浅水三角洲;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中海石油(中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SC06TJ-TQL-004)

作者(Author):孙和风;周心怀;彭文绪;王德英;牛成民;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