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泽哺; 时间:2008-01-01 点击数:
王泽哺;
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
摘要(Abstract):
在分析苏仁诺尔断裂发育特征及模拟古构造应力场的基础上,利用构造运动期间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苏仁诺尔断裂走向之间的夹角,对其在4次构造运动期间与大一段盖层内垂向开启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苏仁诺尔断裂在不同构造运动期间垂向开启程度是不同的,其西南部和东北部在同一构造运动期间垂向开启程度也不相同.研究苏仁诺尔断裂不同构造运动时期内的垂向开启程度与南一段源岩排烃史关系得到,伊敏组晚期的第3次构造运动正是南一段源岩大量排烃期,苏仁诺尔断裂垂向开启成为南一段源岩生成排出油气向南二段储集层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且其在大一段盖层内的垂向开启程度不是很高,有利于油气在南二段内聚集与保存,是南二段油气富集成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此时期苏仁诺尔断裂东北部垂向开启程度明显低于西南部的开启程度,油气聚集和保存条件相对较好,这是造成苏仁诺尔断裂东北部油气较西南部更富集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KeyWords):苏仁诺尔断裂;构造运动时期;垂向开启程度;油气富集;油气聚散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01CB209104)
作者(Author):王泽哺;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付广,于丹.苏仁诺尔断裂垂向封闭时空分布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J].石油学报,2005,26(6):40-45.
[2]王贵文.苏仁诺尔断裂遗留渗漏通道垂向封闭形成时期及研究意义[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26(6):6-10.
[3]万天丰,王明明,殷秀兰,等.渤海湾地区不同方向断裂带的封闭性[J].现代地质,2004,18(2):157-162.
[4]付广,刘江涛.乌尔逊凹陷北部苏仁诺尔断裂带在大一段垂向封闭性演化及其研究意义[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4):4-7.
[5]张喜,王贵文.断层垂向封闭演化史及其研究意义[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26(4):51-54.
[6]徐广军,崔广学.苏仁诺尔断裂伴生和派生裂缝垂向封闭性形成时期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26(4):5-8.
[7]付广,于丹.海拉尔苏仁诺尔断裂侧向封闭的空间分布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J].中国海上油气,2006,18(2):87-91.
[8]付晓飞,吕延防,付广,等.逆掩断层垂向封闭性定量模拟实验及评价方法[J].地质科学,2004,29(2):223-233.
[9]付广,吕延防,祝彦贺.断层垂向封油气性综合定量评价探讨及应用[J].地质科学,2005,40(4):476-485.
[10]YIEDI NG G F,FRCEDMA B,NEECDHAM D T.Quantitative fault seal predication[J].AAPG Bulletin,1997,81(6):897-917.
[11]KNOTT S D.Fault seal analysis in the north sea[J].AAPG Bulletin,1994,78(2):778-792.
[12]BERG R R,AVERY A H.Sealing properties of tertiary growthfaults,texas gulf coast[J].AAPG Bulletin,1995,79(3):375-393.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