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广;孙克智;宋国微; 时间:2008-01-01 点击数:
付广;孙克智;宋国微;
1: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2: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二公司
3:辽河油田分公司开发处
摘要(Abstract):
在泥岩超压形成与演化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泥岩超压演化模式,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青一段泥岩超压形成与演化规律.通过对比大庆长垣东西两侧青一段泥岩超压形成与演化差异得到,虽然大庆长垣西部青一段超压值目前略大于大庆长垣东部超压值,但大庆长垣东部青一段泥岩超压开始形成时期略早于大庆长垣西部形成时期,大庆长垣东部扶杨油层油气主要成藏时期—嫩江组沉积末期古超压值明显大于西部超压值,大庆长垣西部目前较高的超压值形成时期明显晚于东部形成时期,这3个差异造成了大庆长垣东部扶杨油层油气运移和保存条件明显好于西部油气运移和保存条件,大庆长垣东部油气藏分布明显多于西部的油气藏分布.
关键词(KeyWords):大庆长垣东西部;青一段泥岩;超压值;超压演化;差异性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01CB209104)
作者(Author):付广;孙克智;宋国微;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霍秋立,冯子辉,付丽.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石油运移方式[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26(3):25-27.
[2]蔡希源,陈章明,王玉华,等.松辽盆地两江地区石油地质分析[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17-141.
[3]邹才能,贾承造,赵文智,等.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成藏动力和分布规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4):125-130.
[4]迟元林,萧德铭,殷进垠.松辽盆地三肇地区上生下储“注入式”成藏机制[J].地质学报,2000,74(4):371-377.
[5]付广,张云峰,杜春国.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5):22-24.
[6]付广,王兴涛,方纯昌.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欠压实浓度盖层抑制浓度封闭作用形成时期及其研究意义[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36(3):279-284.
[7]付广,吕延防,杨勉.超压泥岩盖层封闭油气机理的新认识[A].宋岩,魏国齐,洪峰.天然气地质研究与应用[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219-223.
[8]HUNTJ M.Gen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petroleumfromabnormally pressuredfluid compart ments[J].AAPG Bulletin,1990,74(1):1-12.
[9]SWARBRICK R E.Distribution and generation of the overpressure system,eastern delaware basin,western texas and southern New Mexico:discussion[J].AAPG Bulletin,1995,79(12):1817-1821.
[10]付广.泥岩盖层的超压封闭演化特征及封气有效性[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31(5):7-9.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