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广; 时间:2007-01-01 点击数:
付广;
1: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黑龙江大庆163318
摘要(Abstract):
在松辽盆地汪家屯气田青山口组泥岩盖层超压发育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井青山口组泥岩超压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汪家屯气田只有升65井青山口组泥岩盖层曾在嫩四段沉积中期发生过破裂超压释放,已完成了1次演化,目前进入第2次演化阶段;其余井青山口组泥岩盖层目前均未发生破裂超压释放,仍处于第1次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对该气田青山口组泥岩盖层超压封闭性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汪家屯气田除升65井青山口组泥岩盖层超压在嫩四段沉积中期封闭能力降低外,其余井青山口组泥岩盖层封闭能力自形成后均逐渐增强,且具有较强的封闭能力.通过青山口组泥岩盖层超压封闭性形成演化与沙河子组源岩排气期之间的匹配关系得到,汪家屯气田青山口组泥岩盖层超压封闭能力形成时期远远晚于沙河子组源岩的大量排气期,造成沙河子组源岩排出的天然气,大部散失,升65井处在嫩四段沉积中期超压释放造成的天然气散失,可能是该气田虽然青山口组泥岩盖层封闭能力强但只形成了中等气田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KeyWords):泥岩盖层;超压;封闭性;有效性;汪家屯气田;青山口组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1CB209104)
作者(Author):付广;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赵新民,李国平,王树寅,等.欠压实带与超压带的测井识别[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23(1):63-65.
[2] 金之钧,谢方克.中国典型含油气盆地地层压力分布特征[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6):1-6.
[3] 髙岗,黄志龙,王兆峰,等.地层异常高压形成机理的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1):1-6.
[4] 吕延防,于润涛,王亚春.低速非达西流动及泥质岩孔隙流体超压的形成[J].石油学报,2004,25(3):53-57.
[5] 曹华,龚晶晶,汪贵锋.超压的成因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3):422-425.
[6] 武文慧,黄思静.超压盆地中碎屑岩储集层的矿物岩石学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3):258-262.
[7] 张义纲.天然气生成聚集与保存[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138-148.
[8] 付广,张发强.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欠压实泥岩盖层古压力封闭能力的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33(6):812-818.
[9] 付广,孟庆芬.松辽盆地北部异常高压在油气成藏与保存中的作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10(1):23-25,
[10] 王保林,王洪宇.超压源岩天然气扩散特征及作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29(4):15-16.
[11] 付广,王有功,苏玉平.超压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规律及其研究意义[J].矿物学报,2006,26(4):454-459.
2019 版权所有©东北石油大学 |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 邮政编码:163318
信息维护:学报 | 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网站访问量: